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张潇翎 记者张文章)2月11日,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举办厦门市质量融资增信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质量融资增信政策,发布“鹭质贷”形象标识,并举办了首批“鹭质贷”银企签约仪式。
新闻发布会现场。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据介绍,质量融资增信是指以经营主体具备的质量能力、资质等质量要素为依据建立的增信机制,把经营主体质量“硬实力”转化为融资增信“真红利”。2024年11月,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金融监管局共同印发《厦门市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出“鹭质贷”质量信贷产品。
《实施方案》根据经营主体在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等5方面所具备的能力、资质、荣誉等重要信息,明确了质量融资增信质量要素范围和指标清单,建立了Ⅰ类(优秀)、Ⅱ类(好)、Ⅲ类(良好)3级质量信誉等级评价体系,内含32个要素指标。其中Ⅰ类包括获各级政府质量奖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企业等;Ⅱ类包括被确定为省或市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重点项目的链主企业、获供厦食品“鹭品”标识授权企业、近三年被公示为厦门市“守合同重信用”一次企业等;Ⅲ类包括已建立首席质量官(质量安全总监)制度经营主体、产品获得强制性认证经营主体、被认定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等。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按照质量信誉等级评价体系梳理了质量信誉白名单,厦门市经营主体可对照公布的32个质量要素指标,判断是否纳入白名单、获得何等质量信誉等级,积极向银行申请质量信贷产品。
政策发布以来,厦门市已有6634家次经营主体纳入了质量信誉经营主体白名单,厦门市各银行对白名单内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支持超200亿元,运用央行再贷款再贴现资金为白名单内经营主体提供融资超10亿元。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快速落地“鹭质贷”产品,为质量信誉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近1亿元;交通银行厦门分行、厦门国际银行等根据自身业务特色和经营优势,稳步推进“鹭质贷”产品开发工作;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太平财险厦门分公司等积极围绕“鹭质保”产品开发提出工作思路,力争为质量信誉经营主体提供更优质的保险保障服务。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质量要素增强融资信用,能够有效提高融资主体获得资金的可靠性和稳定度,对于融资方来说,增信可以扩大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对于资金方而言,增信能够减少信用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厦门深入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能够切实帮助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经营主体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额度,提高融资可得性,为经营主体发展增添质量动能,注入金融活力,激励引导更多经营主体走以“质”取胜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