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福建:依市场需求调整优化政策 以旧换新“换”出消费新活力
2024-11-21 16:18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张文章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文章)“补贴标准提高了”“补贴门槛降低了”“补贴品种又增加了”“外地开票也能领补贴了”,自今年9月福建省实施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以来,每隔一段时间,福建省有关部门及各设区市依据消费者需求、市场反馈、本地实情等情况,及时推出调整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新措施,全方位降低消费申补门槛,进一步加快推进2024年度福建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全面助燃消费焕新热情。

提高补贴标准 降低补贴门槛

9月5日,福建省印发实施《福建省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汽车、家电等7个消费品领域推出加强版措施,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随后的2个多月里,福建省有关部门多次出台补充性新政策新措施,针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涉及的“肠梗阻”问题及市场呼声提出解决方案和政策措施。11月9日至15日一周内,就密集发布了3则省级调整优化以旧换新政策公告。

11月9日,经福建省政府同意,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发改委、福建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消费品以旧换新部分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调整公告》),调整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和家装厨卫“焕新”政策,进一步降低以旧换新补贴门槛,增加补贴品类。譬如,原《方案》要求个人消费者转让的旧车应于4月27日前已登记在本人名下,《调整公告》将这一时间限制延长至9月6日(含)前,这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者将有机会享受到汽车置换更新的补贴政策,有助于促进汽车市场的活跃和消费升级。

11月11日,福建省商务厅等5部门联合发文优化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取消个人消费者《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须在福建省内开具的要求,允许在全国范围内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将旧车发票开具范围扩至全国。

11月15日,上述3部门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优化公告》),进一步调整优化《方案》中的部分政策内容,同时对《调整公告》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再调整再优化,譬如将适老化产品补贴门槛从最初的“单笔消费满500元”(《方案》),“单笔消费满100元”(《调整公告》),再降至“取消每位消费者单笔消费满100元限制”(《优化公告》)。

《优化公告》的主要内容是“一提高三优化”。“一提高”即提高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对个人消费者在2024年6月24日(含)至2024年12月31日(含)期间,进行汽车置换更新,按照购买的新车价格(购车发票金额,价税合计)分档提高补贴标准。如购车价格为15万元(含)至25万元(不含)的,燃油车补贴标准提高至1.3万元/辆,新能源车补贴标准提高至1.5万元/辆等。“三优化”指的是优化家装厨卫焕新政策,加力拓展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苏宁易购、快手6个线上电商平台消费渠道,取消每位消费者单笔消费满200元,单笔消费最高补贴2000元的限制等;优化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流程,开发省级家电以旧换新资格验核系统,实时对接国家资格验核系统,实现消费者在各电商平台直接领券,并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核销等;优化电动自行车补贴政策,对个人名下老旧电动自行车的认定,各地可结合实际,把未在公安部门登记注册,但能提供持有证明的消费者纳入补贴对象。

持续减流程 不断增品类

福建各地依据本地的产业状况、消费需求,在省级政策的基础上,调整优化本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简化申请补贴流程,不断增加参与以旧换新的消费品品类品种。

泉州市发布优化方案,从“简化流程““扩大品类”“开展活动”3个方面,进一步加速释放消费潜力,切实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如针对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将原规定中的“报废旧车、购买新车并注册登记须为同一个人”和“上传资质企业开具的旧车回购发票照片或扫描件”的内容删除等,加快上牌审核进度,实现“回收、拆解、购新”数据闭环可追溯。

三明市优化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流程,取消补贴申请需要上传的“《非机动车注销证明书》原件照片或扫描件”的要求,变更为上传诚信承诺书;取消补贴申请需要上传的“资质企业开具的旧车回购发票原件照片或扫描件”;加快电动自行车上牌时效,压缩上牌时间,可结合实际协调推动采取带牌销售的方法服务消费者,提高补贴发放效率。

作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举措之一,福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启动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行动,并分3种情形进行补贴,如提前报废名下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可根据车辆类型和提前报废时间,给予每辆车1万元至4.5万元的补贴等。

莆田市将石材、板材、墙纸(含墙布)等16类产品列入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活动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活动覆盖面。

扩围后,莆田市家装厨卫“焕新”活动补贴产品范围覆盖家庭厨卫、智能家居、家装改造、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四大类共77小类产品,涉及补贴品类在福建“九市一区”中属最多。11月5日,经莆田市有关部门推动,快手电商、福建银联、家装企业共同配合对接,莆田市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活动上线快手平台,意味着福建省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在快手平台首次上线。即日起至12月31日,个人消费者在快手平台购买符合相关活动要求的补贴产品,使用云闪付完成支付,单笔消费满1000元,按照产品销售价格(剔除所有折扣优惠后)的20%予以补贴,单笔消费最高补贴2000元,每位消费者累计享受补贴不超过2万元,产品支持全国发货。

福安市在京东平台设立按摩器具补贴专场,全国立享八折优惠。资料图片

11月11日,宁德市2024年家装厨卫“焕新”按摩器专场暨“全家福安”按摩器线上促消费活动在京东平台上线。消费者打开京东APP搜索“全家福安按摩器国补”或“福安政府补贴”即可直达会场选购商品,全场超过1397种商品品类任选(如按摩椅、筋膜枪、智能足浴桶等),后续还有多达600种按摩器商品陆续上线。活动专场内任意满200元的按摩器商品,均可按照剔除所有折扣优惠后的订单价格享受20%的下单立减补贴,每笔订单补贴资金不超过2000元,此举惠及全国消费者。

近日,厦门、泉州、莆田又相继出台酒店电视终端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补贴对象与标准内容。

加速兑现补贴红包 真金白银惠及民生

消费热情是撬动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抓手,福建正以《方案》为基础开展新一轮以旧换新,在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等方面加大力度,以真金白银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全省消费者换购热情持续升温。

泉州市自9月在福建省率先确认拨付2024年首批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后,第二批汽车报废更新补贴也已拨付。两批次共计超过4000位开上新车的消费者收到1.5万元至2万元不等的报废更新补贴。家电家装预拨资金超千万元,已发放到相关企业提供的账号上,受惠消费者人数及补贴总兑现金额均居全省首位。当前,泉州市加大力度进一步向消费者及商家兑现补贴。消费者每人最高可享受汽车报废更新补贴2万元、汽车置换更新补贴1.6万元、家电消费补贴1.6万元、家装焕新消费补贴2万元、电动自行车消费补贴600元。到今年年底前,泉州市将发放12亿元消费补贴,支持开展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目前已经发放近4亿元,惠及超10万名消费者。通过焕新消费活动,带动泉州本地水暖卫浴、建材、陶瓷等优势产业发展,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三明市制定并出台了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重点商贸企业、平台、金融机构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共同让利,推出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政企联动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掀起了一轮轮的消费热潮。截至10月底,三明市争取到中央及省里资金2.3264亿元,加力推进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工作。今年以来,三明市累计举办主题促销活动900余场,引导重点商贸企业、平台、金融机构让利超4000万元,共拉动消费超10.7亿元。

福建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消费者换购热情。资料图片

福州市启动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活动,政府补贴金额达2.17亿元,家装厨卫“焕新”补贴资金重点支持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促进智能家居消费,持续释放家居消费潜力;在福州市范围内启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补贴金额高达2454万元,旨在推动老旧电动自行车的更新换代,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水平,降低安全隐患,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实质性的购车补贴。

11月8日以来,漳州市各县区各类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持续火热,消费者参与热情高涨,消费氛围活跃。龙海区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双11”专场,3天活动实现家电、家装厨卫核销补贴405万元,带动消费2100多万元;11月16日至17日,平和县举办全民购物节暨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漳州台商投资区举办以旧换新进社区宣传活动,将补贴送上门;云霄县举办以旧换新展销活动,将政策普及到乡村。

宁德市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是按照“政府出一点、商家出一点、银行出一点、平台出一点”的原则,共同出资叠加优惠,这不仅为消费者带去了实惠和便利,同时也提振了消费市场。11月中旬,宁德市蕉城区等地陆续开启“全闽乐购 .焕新生活”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这些活动通过政府补贴和各项优惠,让消费者直接感受“一步到位”的换新体验,扩大汽车置换、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等促消费活动场景四处可见。

福建省还将在11月29日召开的第三届福品博览会上,特别设立以旧换新展区,重点展示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依托于福博会广泛的宣传与发动,进一步深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实施,确保政策内容的广泛传播与购买信息的精准送达,有效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与积极性,惠及民众,提升消费效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