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孟刚)11月13日至15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福建省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水产品大会在福建厦门召开。大会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指导,以“聚焦健康业态 重构产销平衡”为主题,聚焦重点品种和重要环节,探究全球水产品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和国内消费趋势走向。
2023中国水产品大会现场。资料图片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市场加工处处长王丹在致辞时表示,中国水产品大会创立于2020年,克服疫情影响,持续每年召开,在提振行业信心、凝聚行业智慧、帮助产业应对内外部挑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逐渐成长为业界定期聚会和交流的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表示,2023年中国水产品电商总体市场规模已超过700亿元,未来仍有巨大发展潜力,但风险也随之相伴。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到家业务、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表现亮眼,长期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围绕水产品生产变化、贸易变化、我国渔业挑战与趋势等方面,以全球视野对当前国内外水产品市场进行了数字解读和深度分析,并对我国水产品产销平衡重构做了前瞻性预判。
据悉,会议还同期召开多场分论坛和专题研讨,聚焦水产品消费、高端进口海鲜市场拓展、企业渠道创新发展、大宗水产品国际贸易与市场等议题,分析研判发展趋势。围绕牛蛙、海马、蛤仔产业发展,对虾、罗非鱼、鱿鱼、鳕鱼、三文鱼、巴沙鱼、金枪鱼贸易与市场,以及养殖大黄鱼认证、合法产品可追溯管理体系建立等内容,探讨水产品产业创新和发展之路,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