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当前位置:首页 > 消协动态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 安徽7市消保委联合发布老年人防诈骗消费警示
2022-06-16 21:18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陶维  司宇萌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陶维 记者司宇萌)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守护老年消费安全,促进老年消费公平,6月15日,安徽省宣城市消保委通过“消费维权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联合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市消保委共同发布老年人防诈骗消费警示,提醒老年人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合理投资理财,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电话中奖不可信,骗你掏钱没商量。目前,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和电话,冒用机关、银行、通信运营商等单位名义打电话或发短信,谎称中奖、赠送、返款、银行扣费等进行诈骗。由于不法分子能够准确说出电话接听者的姓名、地址、保险、车牌号等个人信息,不少老年人因此上当受骗,导致财产损失。7市消保委提醒,老年人尽量不接听陌生电话、不下载来路不明的APP,特别是接到陌生人在电话中提出汇款、转账、垫资等要求,不可轻信并汇款。此外,在消费中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购买保健食品要警惕,不实承诺别轻信。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采用免费试用体验、专家义诊、赠送礼品、无效退款等承诺,诱导老年人花高价购买保健品。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要牢记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此外,购买保健食品时应认准“小蓝帽”标识,还需查看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

养生讲座陷阱深,别听别信别购物。不法经营者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忽悠老年人,以赠送手盆、鸡蛋、面条、酱油等物品诱惑老年人参加,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7市消保委提醒老年人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商品,确需购买,应事先征求医生建议或与家人商议后再定。

理财产品猫腻多,“乱花丛中”擦亮眼。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认知能力弱等特点,通过虚假宣传、设置消费陷阱等手段,骗取老年人财产。有的保险销售人员以“存款”“理财产品”名义推销保险,并且夸大保险收益率和口头承诺保障功能,造成老年人投资损失。老年人要懂得拒绝这类“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尤其投资理财时,要保持头脑清醒,多与子女交流自己的理财计划。

贪小便宜危害大,强制消费害人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老年人的一种休闲方式。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及节俭的生活习惯,以不合理的低价甚至免费组织旅游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多种购物环节,商品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卖给老年人进行牟利。老年人出行时最好有家人陪伴,不贪图小便宜,不要参加所谓的“免费旅游”“低价旅游”等活动,防止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赵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