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当前位置:首页 > 消协动态
树立餐桌新“食”尚 留存证据备维权 浙江发布五一出游消费提示
2021-04-29 22:27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郑铁峰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 郑铁峰)“五一”小长假转眼就要到来,在此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人们大多会选择游玩购物,放松身心。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杭州市萧山区、宁波市北仑区、湖州市吴兴区、舟山等浙江省各地市消保委陆续发布了五一小长假消费警示,浙江省消保委对此进行综述,并提出以下消费警示内容,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做好防护,平安出行,理性消费。

出游篇

充分防疫。消费者出行前通过权威渠道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查询景区、景点和场馆的开放、限流要求。提前做好预约,并主动配合景区管理方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实名登记个人信息等。消费者在出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防护,佩戴好口罩。

出游报团,谨慎下单。外出报团旅游要选择证件齐全、信誉度高、资质良好的旅行社,出行前应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旅游行程、交通、食宿、违约责任等容易发生纠纷的事项,支付款项后注意索要发票,并妥善保存旅游合同、行程单、门票、发票等重要凭证。

规范言行,文明出游。要树立文明出游意识,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他人权利,做文明的旅游者。户外游玩时要注意防火避灾,不在易燃物堆积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野炊。

购物篇

警惕“直播带货”陷阱。五一假期许多消费者选择足不出户在网上进行消费,少不了“买买买”,“直播带货”通过更加直观的商品展示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建议消费者对网红推介的产品不盲目跟风,保持理性,购物之前对各种产品进行详细甄别,避免落入无良商家的消费陷阱。

警惕“大数据杀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同一商品针对不同用户收取不同价格,已成为一些不法商家投机取巧,赚取差额利润的跳板。因此,消费者在网上下单时,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比价平台进行搜索,以此了解所购产品的真实价格,少花冤枉钱。

警惕“打折促销”陷阱。每逢假期,很多商家会推出节日打折促销活动。消费者不要一味追求低价,谨慎对待返券式打折优惠。同时也要充分查询商家资质,了解其经营状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服务,理性充值,看清合同条款,保留好相关消费凭证。

饮食篇

增强餐饮消费保护意识。节日期间,消费者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网络订餐,一定要注意查看餐厅是否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资质。买单前注意核对标价与结算价格是否一致,避免被收取未标明的费用。

树立餐桌文明新“食”尚。菜品宜选择食用煮熟的食物,减少生冷饮食、严拒各类野生动物。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饮食安全莫忘防护。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形势好转,但仍须绷紧防护这根弦:就餐时务必先洗手,采取分餐模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并身体力行推行“公筷公勺”的良好用餐习惯。不少游客选择自驾游、户外游的出游方式,在此提醒要特别注意自身携带的便携食品,要注意查看储存条件、保质期、食用方法等,防止腐败变质。

消费者如在消费过程中遇到消费纠纷,应及时拨打12315或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投诉。

责任编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