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健康
脱敏 要靠强制性标签躲开致敏原
2021-03-04 18:44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孙燕明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孙燕明)今年春节期间,有母女二人带着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来到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经询问了解到,该宝宝一直为母乳喂养,在妈妈外出时,姥姥喂了宝宝50ml奶粉,大约15分钟后,宝宝脸部及周身弥漫潮红肿胀,并哭闹不止。

医生检查发现,宝宝可见周身潮红,大片风团融合成片,遍布面部及全身,但无发热及呼吸脉搏异常。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荨麻疹,高度考虑奶粉诱发,立即给宝宝开了抗过敏药物口服,配合外用药物止痒,并迅速将宝宝转运至儿科监护室,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逐渐好转至痊愈。

食物过敏时有发生且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孙燕明 摄

据家长介绍,宝宝约在20天前饮食少量奶粉后,身上出现过少量红色皮疹,因停服奶粉后自行消退,家长并未在意。再次进食奶粉后,宝宝出现如此严重的不良反应。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院长、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陈红兵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食物过敏尚无特效疗法,避免摄入含有致敏原的食物是防治食物过敏的唯一有效途径。人们要预防食物过敏,还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在平时生活中做好进食食物记录,找出导致过敏的食物并避免接触进食,才能真正做到远离来自食物过敏的危害。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食物过敏不单纯是某个人的健康问题,而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全球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建立食品致敏物质标签制度是避免食物过敏的有效措施。

食物过敏属人体不良反应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孙晓岩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食物过敏是指一种或多种特定食物成分进入人体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在医学临床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而言,当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可以造成机体的致敏状态,再次进入人体后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最终会造成机体不同脏器、皮肤、黏膜等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在医学临床中,食物过敏病例时有发生。23岁的杨文文,一直对海鲜过敏。今年春节期间,她在朋友家聚餐,禁不住海鲜的诱惑,吃了两只白水煮虾,当时还暗自庆幸没有任何反应。大约2小时后,她的背部肩胛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粉红色风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而且皮肤奇痒。她急忙到医院就诊,医生给开了扑尔敏。她吃了两片后,皮肤瘙痒和丘疹才逐渐好转。

孙晓岩表示,食物过敏的表现纷繁多样,可涉及多种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食物致敏原中,以鸡蛋、牛奶、花生、鱼虾、坚果、水果等最为常见。“目前,食物过敏尚无有效根治方法,但生活中加以注意可以防止。”孙晓岩强调,患者如果已经出现一次对某种食物过敏,应该避免再次进食这种食物,并避免进食刺激性饮食,如白酒、辣椒等容易加重激发致敏的食物。如果出现全身皮疹、呼吸短促、呼吸困难等严重的过敏反应时,一定及时就医,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真实性与溯源分会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截至 2016年4月,已被国际免疫联合会及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并命名的食品致敏原共计297种。其中,62类植物源性食品致敏原205种,40类动物源性食品致敏原92种。

陈红兵表示,食物过敏居过敏性疾病致死率之首。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成年人的发病率为2%,婴幼儿和儿童发病率为6%至8%。

我国小范围流行病调查表明,3.4%至5%的总人口以及6.1%的婴幼儿曾遭遇食物过敏。在过去几十年中,食物过敏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导致食物过敏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因无疑就是过敏原,而过敏原与人体肠道菌群有着密切关系。当肠道菌群失调时,异常代谢产物等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紊乱,导致一系列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检查人体肠道菌群的变化和组成,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多角度、多方法剖析人体健康状况,更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能发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方向。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益生菌和益生元通常被用于调节肠道菌群,并在治疗许多疾病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人类的健康饮食不仅需要考虑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元素的均衡,还应考虑其对肠道菌群的平衡作用,考虑其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和减少全身炎症的营养特性。

从饮食角度来看,健康的肠道菌群所需的营养应该是那些能够促进有益菌生长的物质。李金建议,人们每天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加入更多的豆类,比如鹰嘴豆、扁豆和黄豆等;适量选择加工较少的粗粮,少吃精制米面;适量补充益生元或多吃富含益生元的食物,比如洋葱、韭菜、芦笋,豆类等;限制进食高度加工食品和方便零食,因为这些食品会促进有害细菌的生长。

吴永宁表示,虽然一些儿童过敏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可自愈,但大部分过敏反应会伴随患者终身。预防食物过敏最主要的办法是避免接触和进食。采取恰当的方法可以降低致敏物质的致敏性。我国食品科技工作者将目光转向脱敏技术和制造低致敏性食品,但是绝大多数加工方式仅能消减食品的致敏性,无法完全消除。

他进一步表示,未来,进一步对致敏物质进行消减和控制,研发出满足过敏患者需要的食品成为食品工业面临的新挑战,也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牛乳过敏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为这些患者提供的安全食物是部分水解、深度水解、氨基酸配方乳粉,但部分患者仍然出现对部分水解、深度水解乳粉过敏的问题。

亟待确定过敏食物清单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列出了8类致敏物质,即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鱼类及其制品、蛋类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这也是目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提出的8类致敏物质。

近年来,食品中致敏物质标签管理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发布《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后,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陆续颁布了食品中致敏物质标示管理法规,要求8类致敏物质在标签上需强制性标示。

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报批稿)》将8类致敏物质的标示由推荐性标示修改为强制性标示,对8类致敏物质以外的其他可能的致敏物质可自愿标示提示信息。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间接带入或可能带入的致敏物质,宜在配料表附近或其他位置加以提示。对经深度加工的配料,已去除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蛋白质成分,可免于致敏物质标示,如精炼大豆油、淀粉、甲壳素、乳糖醇等。另外,单一配料为致敏物质的产品,如果产品名称中已经明确该致敏物质的名称,可免于重复标示;食用酒精、蒸馏酒可免于标示致敏物质。

陈红兵强调,食品中致敏原的检测问题也是食品工业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致敏原标签制度的实施,亟需食品致敏原检测方法的技术支撑。我国迫切需要基于中国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确定过敏食物清单,为过敏食物的强制性标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我国缺乏基于国际公认的食物激发确定的高质量流行病数据。”陈红兵进一步分析说,为了更好地认识食物过敏在我国的发病特征,需要开展基于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金标准的实验设计,获得高质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加快开展我国食物过敏风险评估的研究,制定我国食品致敏原检测方法的技术标准,为我国过敏食物的监督管理以及食物过敏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陈红兵表示,食物过敏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开展了长期的多学科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推动了全球食物过敏研究的发展。我国食物过敏研究起步晚,缺乏针对重点问题进行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的重大项目,未来需要在科技资源持续不断地支持下,加大多学科的国内与国际科技合作,夯实食物过敏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保障我国食物过敏人群的健康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