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维护市场秩序 保障经济发展 贵州、宁夏、武汉在疫情防控中深入推进市场监管工作
2020-07-22 13:08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姜馨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在7月17日召开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贵州、宁夏、武汉等多地市场监管局进行了经验交流,介绍了当地结合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开展市场监管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贵州:确保市场供应稳、秩序稳、主体稳

  作为率先确定高三初三复学时间的省份之一,贵州省在疫情初期防疫物资需求缺口大。

  为保障市场供应稳,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突出做好“三全服务”。一是全过程指导生产准入,开通防控类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绿色通道,指派专人“一对一”对企业进行全程指导,简化资质审批程序,实施容缺审批。二是全天候提供检测服务,实时为企业提供口罩、防护服等及其原材料检验服务,24小时内提供快速赋码服务,免费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办理商品条码胶片。三是全覆盖派驻监督质量。对新建和转产防疫产品生产企业,每家派驻一名驻厂监督指导员,督导其落实全过程质量主体责任,严格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超常规举措下,贵州省应急医用口罩生产企业由疫情前的3家发展到74家,产量由2万-3万只/天增加到高峰时的900万只/天;护目镜、防护服、额温计生产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35家。

  在守住市场秩序方面,贵州省探索打造了行政执法、部门协同、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监管体系。首先是加强行业自律,向全省140余万户有批发零售资质的市场主体发送告诫短信。向药店、商超等重点行业主体发放10万余份纸质守法告诫函,并签订价格和质量诚信承诺书,督导经营者和相关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其次是突出市场巡查覆盖面,以药店、诊所、商超、便利店为重点,将网格化巡查责任分解到点到岗到人。同时,建立执法办案日调度机制,实施重大案件全程跟进、疑难案件实时指导,截至目前贵州省已办理疫情相关案件5367件,实现88个县区执法办案全覆盖。对典型违法案例公开曝光强警示,发布8批32起典型违法案例,并通过短信公益广告形式对全省4400万个手机用户全覆盖发送,震慑违法行为。

  为保障市场主体稳定,贵州省在疫情期间持续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和审批许可改革,出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市场主体16条措施,实现全省市场主体总户数和注册资本总量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14.36%、12.81%。出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补助市场主体实施方案》,指导县级政府对受疫情冲击较大、存在实际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房屋租金、用工成本、公共服务性成本费用等方面给予资金补助。印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38条措施,通过减免复工复产企业检验检测费用、开展转供电价格专项治理等方式,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宁夏: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上半年工作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早”“快”“严”“实”抓好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守“三大安全”底线,全面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各项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宁夏市场监管厅“早”字为先,根据疫情形势,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措施落实,始终坚守“疫”情防控最前沿。第一时间关闭农集贸市场活禽和进口水产品交易场所,取消集体聚餐、春节订餐4.6万桌,最大限度切断疫病传染途径。完成食用农产品、学校食堂食品、进口水产品安全快检17108批次,抽检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及大宗食品245批次,摸排野生动物,下架封存相关制品4万余件。“严”字当头,密切关注群众“菜篮子”“米袋子”,突出口罩和熔喷布等防疫物资、居民生活必需品和冷冻冷藏、进口鲜活水产品的质量监管、价格监管。

  疫情期间出台“政策套餐”14项,拓展“网上办”等“六办”服务措施,保障市场主体增活力渡难关;稳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将6个部门7项业务整合到线上“一个平台”、线下“一个窗口”办理;推行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当场办结”,一日获照企业达到91%;开展“放心消费在宁夏”创建和消费维权社会共治,受理各类咨询投诉举报3.8万件,办结率97.5%。6月,宁夏市场主体逆势上涨,新登记企业增长25.21%。

  坚守“三大安全”底线。紧盯学校、农村食品和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餐饮食品安全,开展专项整治;完成“两品一械”抽检1562批次,查办药品违法案件85起,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持续开展危化品等相关特种设备整治,消除安全隐患1509处;强化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快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保障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强化农资、车用汽柴油、民用散煤及劳动防护用品和儿童、学生用品等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安全。

  武汉:着力“三保、三优、三稳”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也让武汉市场监管部门迎来重大考验。武汉市场监管部门着力“三保、三优、三稳”,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打赢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构建省、市、区及基层所“四级联动”价格监管机制,紧盯防疫物资及生活必需品等重要商品,抓住团购、网购重要环节,强化物资采购源头价格管控。全天候专班驻守物资仓库和机场,确保一线医疗物资随到随检。同时,对314支援汉医疗队、54家定点医院方舱医院、210个隔离点的286个餐饮供应单位实行专人专班全程监管保障。为了防疫产品能够迅速投放市场,武汉市市场监管局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开通防疫医疗器械登记许可绿色通道,帮助外贸转内销企业及时恢复生产。协调大型医药物流企业加大防疫物资应急投放,督促推动全市药店开业率稳定在85%以上,保证市民用药需求。

  优化政策环境、营商环境、质量环境,着力复工复产复商。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先后出台两个“13条措施”,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提请市政府制发“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方案”,对全市325家农贸市场实施标准化改造。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实施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支持企业修复信用。4月8日“解封”以来,武汉市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达850户,超出封控之前的日均登记量100多户。推动武汉市中小微企业质量“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国质量基础设施试点示范,抓实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组织指导疫情防控相关标准7项,发布《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服务规范》。

  稳安全、稳秩序、稳消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十大攻坚行动”,持续实施“放心肉菜超市、明厨亮灶提升工程”,加强抗病毒类药品以及防疫医疗器械监督检查,专项整治零售药店,保障群众的食品安全和用药用械安全。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对“火神山”“雷神山”等商标注册申请实施管控;整治转供电环节加价收费行为,清退多收电费178万元;强力推进打击传销联防联控,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增设24小时疫情值守人工专线电话,严格疫情相关诉求办理,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加强民生领域计量器具监管,保障消费权益不受侵害;发布教育培训服务、商品房买卖、电梯维保等3个合同示范文本,为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提供保障。(姜馨)

责任编辑: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