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让甜蜜不再成为孩子的烦恼
2020-11-16 12:30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庞建新

图一: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关于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科普知识宣传。 庞建新/摄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庞建新) 编者按  11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迅速增长。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推进糖尿病防治工作,保护儿童及青少年健康,提高糖尿病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报采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及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相关专家,就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成因、预防以及科学营养等相关问题进行权威解读,旨在消除误区,科学防控,提高儿童、青少年患儿生活质量,帮助其健康成长。

“糖宝”患儿呈增多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20-79岁人群中约4.63亿人患有糖尿病,相当于每11个成人中就有1名患者。中国是糖尿病成人患者数最多的国家,达1.164亿,全球每4个糖尿病成人患者就有1个来自中国。

糖尿病不再是成人专属,大到十几岁青少年,小到1岁孩童,糖尿病像无形的杀手一样威胁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过去20年间,15岁以下儿童糖尿病发生率增加近4倍,例如2019年上海部分地区糖尿病筛查结果显示:儿童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47.9人/10万。

儿童糖尿病要么来得静悄悄,要么就是急症,很多患儿家长常常被孩子患病弄得措手不及,几乎不相信“儿童会得糖尿病”这个事实。“我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得糖尿病。糖尿病应该是大人才得的呀!”一位来自山东的二岁半患儿妈妈王女士悲伤地说,从发现孩子消瘦到跑遍各大医院检查确诊,数月内,王女士的天塌了。河北一名8岁男孩一次喝饮料后突然昏迷,急诊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几位患儿的家长偷偷抹眼泪,他们心理上无法接受孩子患上糖尿病。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的叶雪主治医师经常做儿童糖尿病科普知识宣教,她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目前儿童糖尿病的社会宣传不足,很多家长对其缺乏最基本的认识。

叶雪介绍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需要终身治疗。这种情况是人体升血糖与降血糖的天平失衡所致。“人体内存在精细的血糖调节机制,其中有升血糖的激素,也有降血糖的激素,两者共同维持血糖稳定。升血糖的激素有很多种,降血糖的激素只有一个——胰岛素。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作用障碍时,血糖调节的天平失衡,就会发生血糖升高。”叶雪介绍说。

哪些孩子容易被“盯上”

身高160厘米,体重超130斤的16岁女孩伶俐(化名)跟着妈妈参加同学聚会,一顿火锅下来几乎没有“停嘴”。前不久,伶俐经常饥饿且伴有多饮多尿现象,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2型糖尿病。

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糖尿病分型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也不同。而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和目前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专家、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孙文广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导致儿童易患糖尿病的主要诱因有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和肥胖等,而肥胖又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的主要诱因,因此,凡能引起肥胖的因素都要高度关注。“饮食因素方面,儿童有易过量进食、进食快、喜甜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行为;还有长期进食高热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食物,经常喝含糖饮料等不良饮食习惯;婴儿期过度喂养等。行为因素方面,如静坐看屏幕时间长、不喜运动。”孙文广表示。遗传因素方面,如有糖尿病、肥胖等家族史。除此之外,孕期血糖控制欠佳、出生体重大于4kg等,也是儿童易患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具有上述相关因素的儿童都需要被关注,并应正确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预防肥胖以及高血糖发生。

叶雪还表示,肥胖的儿童越来越多,持续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发生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数起病隐匿,可同时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转氨酶升高、尿酸升高等问题。

跟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相比,1型糖尿病的病因更复杂。比如有两名来自山东和河北的患儿年龄都不到3岁,既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也没有肥胖特征,却忽然查出了1型糖尿病。对此,叶雪表示,1型糖尿病主要是体内产生针对胰岛β细胞的抗体,破坏了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需要终身应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起病急,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症状明显,没有及时治疗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叶雪提醒家长,对此要早发现、早治疗。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糖尿病在儿童中也常会发生,比较常见的是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家族中多人患有糖尿病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部分类型只表现为血糖轻度升高,早期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改善血糖,延缓糖代谢的恶化。这样的患者应注重血糖监测,定期到内分泌门诊就诊,进行相关检查。

科学控糖才能健康生活

与悲伤、绝望的家长不同,有的患儿家长表现得比较“激进”,一心想寻找“根治”糖尿病的良药。河北的1型糖尿病患儿家长张女士给孩子尝试了各种偏方,为的就是让孩子摆脱胰岛素使用依赖。前不久,她在一个病友群里听说可以通过脐带血“根治”糖尿病,甚至想通过中介来北京治疗。

对于家长们“病急乱投医”的情况,叶雪表示,家长必须正确认识糖尿病。对1型糖尿病来说,因为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只能选择胰岛素治疗,其他治疗方式目前还不是很成熟。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1型糖尿病患者未来可能会有新的治疗方式,但眼下控制血糖平稳是最主要的。2型糖尿病可防可控,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减体重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部分患儿减重后可以停服药物,但不能认为停药了2型糖尿病就治好了,必须坚持合理饮食和运动,定期监测。

与成人糖尿病患者相比,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血糖控制更为复杂。孩子们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需要更充足的营养与睡眠,体能消耗快,需多次进食和加餐,容易出现血糖波动,有时血糖像过山车一样。有患儿家长觉得少给孩子吃点饭,就会少用点胰岛素,孩子血糖也不会太高。对此,叶雪表示,这对1型糖尿病来说并不可取,热量的供给要符合孩子的年龄,保证身高体重的增长,保证青春期发育,不能一味地通过减少进食量来改善血糖。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主任委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将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形象地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正确使用“五驾马车”能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稳定控制,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儿童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

“首先通过糖尿病教育,使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饮食治疗是基础,它贯穿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来讲,合理制定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满足控制血糖的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兼顾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对于超重肥胖的患者需要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来减重,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对于消瘦和营养不良的患儿,需要通过增加能量供给以及合理锻炼达到改善营养状况、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的目的。”葛声表示。

有些家长对药物治疗有抵触心理,害怕胰岛素依赖。对此,葛声表示,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以及注射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的干预下血糖依旧控制不佳者,也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葛声提醒家长注意,血糖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平稳地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忽高忽低以及大的波动,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

责任编辑: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