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健康
健康驱动改善消费 食糖从“宠儿”变“弃儿”
2020-11-05 20:05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孙燕明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燕明 ) “00后”张馨月从小就被父母灌输吃糖有害的观念,除了喝牛奶和豆浆加糖外,平时很少喝含糖饮料,补充糖主要靠每天吃水果。

而生于1961年的北京供电段职工耿建华小时候最喜欢吃小豆冰棍和喝北冰洋汽水。在他的记忆里,“当时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生小孩,送上两包红糖就特有面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研究员吴崇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几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经历了无糖、少糖、高糖、减糖、代糖的发展阶段,食糖也逐渐从“宠儿”变成“弃儿”,既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尽显人们消费和健康观念的历史性变迁。

人们逐渐认识高糖摄入的危害,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含糖食品。孙燕明  摄

食糖凭票证购买

据吴崇明介绍,我国是产糖古国,有文字记载的制糖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年,此前属于无糖历史时期。我国南方盛产甘蔗、北方宜种甜菜,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既产甘蔗糖又产甜菜糖的国家之一。

1949至1950年制糖期,全国产糖26.1万吨,其中90%是土法生产的红糖。“我国从开始制糖到1978年,处于无糖和少糖阶段。”吴崇明表示,我国虽然制糖历史悠久,但近代机械制糖生产历史却较短,制糖工业发展缓慢,制糖企业极少且发展不稳定。

今年71岁的北京市民吴急忠回忆道,上世纪60至70年代,糖算是重要的营养品之一,紧俏程度仅次于粮食和食用油,北京每户每个月配发半斤,凭副食本购买。

那时,很多地方凭票购买食糖,按糖的品种分为食糖票、白糖票、红糖票、糖果票、杂拌儿糖票等。

糖和脂肪哪个危害更大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社会开始被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困扰。学界认为,膳食营养结构的改变是导致这些疾病的诱因,但罪魁祸首究竟是糖还是脂肪,这在当时成为讨论的热点。

当时,美国糖业研究基金协会就采用了“金钱干涉科研”的办法,赞助了几位哈佛医学院及医学界的知名学者,让他们少发表糖的负面言论,并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登文章,直接把脏水全都泼给脂肪,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糖是无害的”成为学界普遍共识。

“糖和脂肪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两者的危害旗鼓相当。”吴崇明表示,当脂肪摄入过多,导致体内脂质堆积时,就会引发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一系列疾病;脂肪阻塞血管时,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同样,当糖的摄入过多时,会使机体的糖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可引发糖尿病,随着糖尿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同时,糖、脂肪摄入过多时,会引起人体内肠道菌群紊乱,使身体处于紊乱状态,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一系列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诱因尚未完全明确。医学研究发现,高糖摄入会增加肝内合成甘油三酯,提高甘油三酯水平。糖的大量摄入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些都是已知的心血管系统风险因素。

上世纪80年代逐渐进入高糖阶段

生于1981年的北京工商银行业务经理王楠说:“在我的童年时代,糖果和含糖食品日益丰富,我最喜欢吃北京果脯和大白兔奶糖,还喜欢喝可口可乐。”

吴崇明介绍,1979年以后,食糖产量迅速上升,每天摄入的糖量明显增加,逐渐进入了高糖阶段。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城乡居民糖摄入量的大幅增长,同时高油脂食物摄入增加,运动量减少,且粗粮和蔬菜的食用量降低,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发生率迅速增加,很快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据权威机构统计,1979年至1998年,我国食糖产量从285万吨增长到882.6万吨,同时进口食糖也大幅增加。

食糖消费主要分为工业消费和民用消费。其中,工业消费约占59%,民用消费约占41%。工业消费主要分布在食品加工、饮料、饮食等用糖行业,其中乳制品、饮料、饼干和糖果的食糖消费量约占67%,大多数产品最终还是以各种形式进入民用消费领域中。

据吴崇明介绍,近年来,我国以食糖为原料和辅料的食品有56大类3000多个品种,人均年消费食糖达到10公斤以上。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中国糖业协会获悉,2019年至2020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041.51万吨。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累计销售食糖984.89万吨,累计销糖率达到94.56%。

21世纪进入低糖和代糖阶段

吴崇明表示,进入21世纪后,人们逐渐认识高糖摄入的危害,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含糖食品,特别是纯糖和甜糕点的摄入,注意减糖和控糖,以改善健康状况。

由于无糖食品在口感上远不如有甜味的含糖食品,为了改善口感,食品企业从2000年开始使用人类自身不能吸收和代谢的食品添加剂代替蔗糖、果糖,增加食品的甜味,从此开始进入代糖阶段。

“95后”耿丽丽喜欢吃膨化食品、果冻,还喜欢喝奶茶、气泡水、果汁饮料,体重增长较快,体检查出尿酸和血糖偏高。近几年,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她不再吃膨化食品和果冻,只选择喝代糖或零糖饮料。

李金表示,近年来,我国食品消费市场涌现出大量零糖、代糖产品,从口香糖到凤梨酥、从饼干到饮料,统统都有了无糖版本。家庭厨房使用的代糖也开始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尤其是咖啡里用到的代糖最多。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健康中国”合理膳食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声称。

中国糖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我国制糖业要以需求为导向,主动转型升级,提升产糖品质,以丰富的品种、良好的品质和过硬的品牌,推动消费升级。

责任编辑:22